姓名:陳榕
出生:1920年11月
住址: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(qū)
參軍:1938年
部隊:黃埔軍校本校十七期二總隊步兵科
86軍67師200團二營二連
陳榕老人家里有三個姐妹,他是家中獨子。見到他時我們才知道,前不久他剛剛做完膽結石手術,身體顯得有些瘦弱,但一回憶起那段烽火歲月,老人越說越起勁。
拿起槍桿子保衛(wèi)國家
“那時我在福州讀書,看到很多不平等的待遇。日本人在我們國家的土地上犯錯,卻不能用中國的法律去處罰,甚至有日本人利用臺灣人開鴉片館、開賭場,在福州擾亂治安,中國人卻管不了。”
1938年,當時在福州教會學校讀高中的陳榕獲悉黃埔軍校在全國各地招生,于是他瞞著家人,坐船沿閩江北上,到南平參加軍校入學考試。半月后從報紙上獲悉被錄取,陳榕才向家人如實稟報。“和我一起考上軍校的有六十多個,當時我就想著拿起槍桿子保衛(wèi)國家。”
陳榕是黃埔軍校本校十七期二總隊步兵科的學員。1938年10月他們在南平集中,一直走路到江西,再到湖南湘潭,坐電船去四川成都,1939年4、5月才到達成都。訓練6個月后通過考試,正式成為軍校的學生。
保衛(wèi)衢州機場 戰(zhàn)友被炸彈震死
1941年,陳榕從黃埔軍校畢業(yè),分配到第三戰(zhàn)區(qū)士兵部,編入第86軍67師200團2營2連,成為了一名進入前線作戰(zhàn)的士兵。
“戰(zhàn)場上最需要的是經驗,稍一疏忽,命就沒了。”談起當年參加衢州機場戰(zhàn)斗的情形,陳榕老人很感慨:“我們很多剛畢業(yè)的學生,由于缺乏經驗,代價很慘痛。在守衛(wèi)衢州機場的時候,我就親眼看到,跟我一起報考黃埔軍校的老鄉(xiāng)鄢中勝陣亡。”
“當時,日本飛機投下炸彈,很多人都臥地。老鄉(xiāng)鄢中勝不是被炸彈炸到的,而是炮彈炸到地上,震到心臟,給活活震死的。如果當時不是整個人都趴在地上,能夠稍微側趴一點,或許就不會犧牲了。”
打仗時一天最多4個飯團
“當年日本人為了摧毀機場,派重兵南下打了一個多禮拜,我是機槍連的排長。那時,部隊的武器比日本人差很多,日本有飛機偵查,可以低空掃射。而我們最好的武器就是重機槍和迫擊炮,后方的補給也跟不上。為了防止日軍偷襲,我們只能在晚上行動。
“日軍有干糧,我們沒有,我們就用紗布做成布袋,裝上米,放在大鍋里煮,再將蒸好的飯團悄悄送到戰(zhàn)地上。一人一天兩個飯團,最多不超過四個,忍饑挨餓是常有的事。”
1949年起,陳榕定居漳州?,F在四代同堂,每天在家里與老伴聊天、陪曾孫子,有時看看電視報紙,安享晚年。老人感慨說:“我們老兵不怕死,就怕被遺忘、被誤解。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,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抗戰(zhàn)老兵,給老兵關懷,這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慰?,F在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戰(zhàn)爭的殘酷,無法感同身受。我希望能通過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,讓年輕人了解抗戰(zhàn)歷史,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。”(此文原標題為“陳榕:趴在地上 戰(zhàn)友被炸彈震死”)
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